母亲节专题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5-05-14浏览次数:0

妈妈,节日快乐!

母亲节是一个歌颂母爱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很多时候,我们在忙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忽略了对母亲表达我们的爱;或者我们在心里感激,却不愿意说出口。

可是请一定不要忘记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送去自己的祝福,不管是说些什么,送些什么,还是做些什么,都能够让妈妈知道:你想着她,挂念着她,爱着她。妈妈能够感知到儿女的挂念,感受到儿女的爱,就会感到满足,就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很喜欢微博里看到的一句话,是在母亲节被很多人转过的——妈妈是个大美人,岁月你别伤害她。很多话之所以会被很多人喜欢,大抵都是出于同样的一个原因,它们,那些短篇的话语,代替他们,说出了心口的话。


我爱妈妈,也敬佩天底下所有的母亲。每一次老师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能由任何一个话题转接到他们的孩子的时候,听着他们情不自禁地谈论着自己的孩子,那时的他们脸上洋溢着的是满满的幸福,我想,那一种幸福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关于他们的宝贝的点点滴滴,那般骄傲,那般知足。即使很多时候不知道乐点在哪儿,但看着老师开心的模样,也都被那一份爱所感染,也恣肆开怀了。

并且,似乎所有的母亲都能够永远地原谅自己的孩子,包容自己的孩子,有选择性地、只选择记住罅隙里孩子给予自己的点点感动。在地震报道里,在遇难故事里,在文学作品中,在影视剧作里,所有的母亲都以一种近乎疯狂地程度诠释着母爱,“近乎疯狂”不是贬义溺爱,而是,在旁人看来所不能理解的一种方式,而于其本身而言却又近乎是天性的一种自然本心。而对于“近乎疯狂”,也是离家之后才真正所能够理解的,因为离家之后才会分外想家,会从离别车站里许多母亲眼里的泪光里照见妈妈的脸,会在回家之后在温暖的小窝里感受到姑姑的爱 ,会想起每一次离家前恨不得让你把家带走的亲人,会在千千万万分舍不得里体味学会珍惜所要付出的代价。“直到结婚生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这句话,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也许这和另一种感觉是相似的,在哥哥姐姐的眼里,弟弟妹妹永远是跟在身后讨糖果的小孩子,没有年级、年纪之分,永永远远是长不大的。后来我试图做那样一种猜测,是否,在爱你的人眼里,便会是永远长不大的,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告诉你“成熟了”。至少在妈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会是永远的孩子,永远的小天使。

我见过妈妈学生时代的照片,素颜温婉清丽,从此我便认定那一个年代的女子更加自然姣好,然后质问妈妈为何没舍得把那一份基因遗传给自己,到如今,或许心里一直住着的那一个温婉的影子,应该就是对妈妈学生时代的向往。好想就像电影80后里的那一幕一样,让妈妈牵着小时候的自己,去到小时候的她的身边,两个女孩手牵手一起在阳光树下跳大绳,那一幕应该会是充盈着满满的温暖,满满满满。

“还能够在假期里赖床的时候,向床前的妈妈伸出手,伸个懒腰,然后作无理的要求,你不拉我我就起不来,再睡眼惺忪地揉着双眼,等着妈妈妥协,没想到妈妈却使诈,挠腰间又痒又笑得求饶伸手环住妈妈的脖子便一骨碌坐起来了,抱着妈妈的腰,头轻轻靠着又小眯一会儿”,在日记里记下这一些的时候,想必那一天也一定是阳光明媚的美好时光。


妈妈,母亲节快乐!愿岁月温柔待您,儿女是您永远的依靠。



--------------------------------------------------------------------------

共青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委员会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艺家”志愿服务队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分团委宣传部

妈妈,节日快乐!

母亲节是一个歌颂母爱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很多时候,我们在忙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忽略了对母亲表达我们的爱;或者我们在心里感激,却不愿意说出口。

可是请一定不要忘记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送去自己的祝福,不管是说些什么,送些什么,还是做些什么,都能够让妈妈知道:你想着她,挂念着她,爱着她。妈妈能够感知到儿女的挂念,感受到儿女的爱,就会感到满足,就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很喜欢微博里看到的一句话,是在母亲节被很多人转过的——妈妈是个大美人,岁月你别伤害她。很多话之所以会被很多人喜欢,大抵都是出于同样的一个原因,它们,那些短篇的话语,代替他们,说出了心口的话。


我爱妈妈,也敬佩天底下所有的母亲。每一次老师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能由任何一个话题转接到他们的孩子的时候,听着他们情不自禁地谈论着自己的孩子,那时的他们脸上洋溢着的是满满的幸福,我想,那一种幸福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关于他们的宝贝的点点滴滴,那般骄傲,那般知足。即使很多时候不知道乐点在哪儿,但看着老师开心的模样,也都被那一份爱所感染,也恣肆开怀了。

并且,似乎所有的母亲都能够永远地原谅自己的孩子,包容自己的孩子,有选择性地、只选择记住罅隙里孩子给予自己的点点感动。在地震报道里,在遇难故事里,在文学作品中,在影视剧作里,所有的母亲都以一种近乎疯狂地程度诠释着母爱,“近乎疯狂”不是贬义溺爱,而是,在旁人看来所不能理解的一种方式,而于其本身而言却又近乎是天性的一种自然本心。而对于“近乎疯狂”,也是离家之后才真正所能够理解的,因为离家之后才会分外想家,会从离别车站里许多母亲眼里的泪光里照见妈妈的脸,会在回家之后在温暖的小窝里感受到姑姑的爱 ,会想起每一次离家前恨不得让你把家带走的亲人,会在千千万万分舍不得里体味学会珍惜所要付出的代价。“直到结婚生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这句话,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也许这和另一种感觉是相似的,在哥哥姐姐的眼里,弟弟妹妹永远是跟在身后讨糖果的小孩子,没有年级、年纪之分,永永远远是长不大的。后来我试图做那样一种猜测,是否,在爱你的人眼里,便会是永远长不大的,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告诉你“成熟了”。至少在妈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会是永远的孩子,永远的小天使。

我见过妈妈学生时代的照片,素颜温婉清丽,从此我便认定那一个年代的女子更加自然姣好,然后质问妈妈为何没舍得把那一份基因遗传给自己,到如今,或许心里一直住着的那一个温婉的影子,应该就是对妈妈学生时代的向往。好想就像电影80后里的那一幕一样,让妈妈牵着小时候的自己,去到小时候的她的身边,两个女孩手牵手一起在阳光树下跳大绳,那一幕应该会是充盈着满满的温暖,满满满满。

“还能够在假期里赖床的时候,向床前的妈妈伸出手,伸个懒腰,然后作无理的要求,你不拉我我就起不来,再睡眼惺忪地揉着双眼,等着妈妈妥协,没想到妈妈却使诈,挠腰间又痒又笑得求饶伸手环住妈妈的脖子便一骨碌坐起来了,抱着妈妈的腰,头轻轻靠着又小眯一会儿”,在日记里记下这一些的时候,想必那一天也一定是阳光明媚的美好时光。


妈妈,母亲节快乐!愿岁月温柔待您,儿女是您永远的依靠。



--------------------------------------------------------------------------

共青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委员会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艺家”志愿服务队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分团委宣传部